春季是鼻炎的高发季。
起床时鼻子干痛,总要先打十个喷嚏才消停;鼻涕总是擤不出,稍用力又会流鼻血;头痛、耳朵嗡嗡响,嗓子也总觉得有东西;
很多朋友吃药、滴鼻,甚至输液、手术……尝尽各种办法,但还是收效甚微,怪不得鼻炎被叫做「绝症」。
但千万别认为鼻炎没法断根就放弃治疗,这个观点是错误的。
鼻炎不仅要治,还一定要找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来治。
自己买药效果挺好?
后续问题更严重
有一类鼻炎常用药,一般不需要处方就可以很方便地买到。它短期减轻鼻塞的效果非常好,很多电商网站上宣传「一喷即通」「十秒起效」的神药,都是添加了这类药。
但如果几天后停药,可能会导致鼻腔黏膜充血反弹,患者就不得不更频繁地用药来缓解鼻塞。从而开启恶性循环,药量越用越大、次数越来越频繁,并最终产生依赖。
而专业医生通常会指导患者组合使用几种药物,配合详细的用药指导,既考虑迅速减轻鼻塞的症状,让患者先感觉「通气了」,也同时兼顾消炎、消肿、抗过敏等,达到长期缓解鼻塞、流涕、喷嚏等症状的目的。
症状轻忍几天就行?
眼睛耳朵喉咙也要遭殃了
鼻子是个四通八达的器官,和眼睛、耳朵都连着,所以很多鼻炎患者还会有鼻窦炎、中耳炎、泪囊炎、咽炎等困扰。
图片说明:鼻炎会影响周围的器官
图片来源:站酷海洛
慢性鼻炎反复的鼻塞还会加重鼾症及睡眠缺氧,让人白天精神萎靡不振,有些小孩子长期因鼻塞而张口呼吸,还可能造成智力及面部发育不良。
除此之外,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常同时存在,如果没有及时规范的治疗,问题可不会只是鼻塞、鼻涕这么单纯了。
别人的方子抄一遍?
鼻炎分类不同治疗重点不同
虽然都叫鼻炎,但还会细分很多类型。常见的慢性鼻炎又可分为变应性鼻炎、非感染非变应性鼻炎和感染性鼻炎,变应性鼻炎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,除此之外还有血管运动性鼻炎、药物性鼻炎、味觉性鼻炎、激素性鼻炎和老年性鼻炎等……[1]
这么多分类,对应的是不同的治疗重点:
变应性鼻炎,通常还需要抗过敏,更需注意避免过敏原;小孩子多见的腺样体肥大引起的鼻炎,可能要考虑做手术;血管运动型鼻炎更需要注意保暖;
鼻炎尽早治疗,点击卡片问医生
👇
参考文献
[1] 李华斌,等. 鼻炎分类和诊断及鼻腔用药方案的专家共识[J].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, 2019, 25(6):573-577.
策划制作
策划:林江、温生 | 监制:费菲
封面图来源:丁香医生设计团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