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在今年以来,频繁借助媒体和舆论宣传,强调其在空战领域的绝对优势,特别是以F22为代表的先进战机,似乎想借此给外界传递“不可撼动”的信号。然而这种大张旗鼓的渲染,并非无的放矢,而是与中国近年来战机研发水平的迅速提升紧密相关。西方世界是否真的因此感到慌乱?答案或许显而易见。美国曾宣称,F22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在役战机,停产的原因不是技术不足,而是因为过于领先,短期内全球没有任何国家能追上。然而,唯一让美国始料未及的,正是中国的崛起速度。
F22自2005年服役至今已有二十年,被誉为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五代机。它具备强大的隐身性能,能够以超音速巡航,最高飞行速度超过2马赫,配合卓越的机动性能和长续航能力,使其问世之初便令世界震动。许多中小国家在了解其性能后,甚至对美军保持了天然的畏惧感。长期以来,美国媒体将F22作为炫耀的资本,塑造成“空中无敌”的象征。
然而,这款战机的生产历程却并非一帆风顺。美国最初研制F22,意在压制俄罗斯的苏系战斗机,保证空中优势。考虑到建造成本过高,同时美军认为短期内不会出现对手,因此在生产181架后便草草关闭了生产线,将相关图纸、资料和部分零部件封存。十年前,当中国的新型战机不断问世时,美军曾认真考虑重启F22项目,但很快发现问题重重:生产线早已荒废,技术文件出现损坏或缺失,专业工程团队也已四散,再难重新聚集。即便耗费十年心血,最终也只能以失败告终,让美国不得不正视自身的无力感。
那么,美国当年为何会萌生重启的念头?原因正是2009年中国歼-20的横空出世。这款战机的出现,打破了美国五代机一家独大的局面。美方起初对此将信将疑,怀疑中国的研发能力,甚至动用假想敌中队来模拟歼-20的性能,以探寻其实力。西方媒体更是口径一致地贬低,称歼-20不过是“四代半”,远不及F22先进。然而随着时间推移,歼-20在实战化训练中的表现令西方惊讶不已。尤其在台海方向的演训中,配备美制雷达和“萨德”系统的防御网络,居然无法捕捉到飞掠而过的歼-20踪迹,这一事实直接推翻了此前的质疑。
展开全文
歼-20不仅隐身效果突出,其机动性和战术适应能力也极强,可以快速调整机位、改变高度和作战状态,让美国五角大楼重新评估。经过系统研究,美军不得不承认,中国的五代机研发水平已超越他们最初的预期,成为真正的竞争者。这正是美国后悔关闭F22生产线的重要原因,他们希望通过复产并升级F22来重夺优势,但计划最终无疾而终。
更令美国尴尬的是,在F22复产失败的同时,中国不仅稳固了歼-20的地位,还不断推出新的五代机型号,成为世界上拥有五代机数量最多的国家。反观美国,只能被迫重提“F22停产是因为过于先进”的说辞,以此缓解外界质疑。然而,真实原因在于F22维护成本过高,其娇贵的性能要求特定的跑道和恒温机库,否则容易出现故障。长期来看,养护费用成为美军难以承受的负担,这才是停产的核心因素。
如今,美国在第六代战机研发方面的进度明显滞后,面对中国的快速追赶,显得有些手足无措。回顾当年过早关停F22生产线的决定,如今看来确实过于草率,也成为美国航空史上一段难以抹去的遗憾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