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看不懂越位”,到与许家印谈了15分钟即挥金如土12亿买恒大50%股份,再到“突然”以据说每年1500万美元价格签约世俱杯8年,马云“玩”足球的“烧钱速度”绝对是“博尔特级别”的。 是不差钱,还是像当初坚信互联网能赚大钱般相信足球能赚更大的钱?又是谁向马云推荐、说服他选择了“世俱杯”? 世俱杯是国际足联所有比赛中唯一“食之无味、弃之可惜”的“鸡肋”,也是布拉特任国际足联主席17年唯一的场上“杰作”。布拉特1998年接替阿维兰热出任国际足联主席时,阿翁已完成世界杯扩军32个队,及奥运会U23、U19世青赛、U16世少赛,女足世界杯、奥运会、世青赛、世少赛的所有比赛改革。而世俱杯前身“丰田杯”本是欧足联和南美足联之间的俱乐部冠军赛,因主客场路途遥远、时间短、倒时差困难影响球员状态等原因,一直是块“鸡肋”。1981年日本人介入,中立场地一场决胜负,两队既省去旅途疲惫、让比赛更精彩,又有大利可图,这块“鸡肋”才变成香喷喷的“烤鸭”。最终,日本人和丰田汽车却是最大受益者。 布拉特觊觎“丰田杯”已久。他在第2次竞选将“政治上的对手”暂时清除干净后,2005年将“丰田杯”弄成不伦不类的“世俱杯”——欧冠冠军和解放者杯冠军带亚非拉、大洋洲和东道主5个“鱼腩队”一起“过家家”。但仍在赛季中、时间紧迫的欧冠冠军只能多打一场可有可无的比赛,有一年南美冠军还大意失荆州输给拉美冠军,弄成欧冠冠军再暴虐拉美冠军,等于给了布拉特一记大嘴巴。在恒大亚冠夺冠获世俱杯参赛权前几年里,中国球迷几乎完全失去对世俱杯的兴趣,丰田公司不再冠名亦顺理成章。原来叫“丰田杯”,后成“国际足联世界俱乐部冠军杯”,把冠名商名字放哪、谁还冠名? 阿里体育公司发布的中文消息说,“阿里巴巴网络汽车(Ali E_Auto)是世俱杯冠名商”,但我看到的原文是“最佳球员冠名商”,共12场比赛,另外是“体育场和电视转播的广告机会”。是“阿里巴巴网络汽车世俱杯”,还是“E_Auto最佳球员奖”?两者有很大不同,但两者都很绕口、两者效果都不好?而且,谁知道“E_Auto”是什么,“网络汽车”?据说这款新产品将于2016年才出产。“阿里巴巴”,不是“一千零一夜”里一个阿拉伯人物吗?只在中文里出现无所谓,但“走向世界”了就有点尴尬?简写成Ali,也是阿拉伯色彩浓厚,将竞选国际足联主席的约旦王子就叫Ali,是马云当年创业时想的就是只在国内闯江湖,还是此番没想成熟就“误入歧途”? 相关消息还透露,国际足联人士说,中国欲争办世界杯,最好先办两届世俱杯。这很可能属忽悠,早就有共识,办世界杯最好预演是24个队的世青赛,而非只有7个队、赛程只有10天的世俱杯。甚至还有消息说,若中国举办了世俱杯,2026年世界杯亦非完全没希望。怎么可能,2022年世界杯在亚洲卡塔尔,4年后在中国?倒是另一种说法更靠谱些,“若中国举办世俱杯,马云家乡杭州有可能成为两个赛场之一。”但这就是马云赞助世俱杯所希望得到的东西(之一)吗? 与中国队需40强赛、12强赛获胜出线才能千辛万苦进军世界杯不同的是,中国企业只要有钱就能玩足球、甚至出现在世界杯上。2010年、2014年世界杯上的光伏企业“英利”就是第一个以中文广告出现在世界杯赛场上的中国企业,也是第一个世界杯上的光伏企业,但光伏产品不是电器、汽车、日常生活用品,在遭遇了美国、欧洲的强大国家壁垒后,“英利”在世界杯上花的大钱没能在世界市场上得到应有的回报。 万达体育买下盈方不久,盈方总裁小布拉特的大爷布拉特就因涉嫌贪腐下台,玩足球既要看对手,也要看队友,看错人也是最大失误。买竞技马德里20%非控股股份、买环法赛环意大利环西班牙、铁人三项……但在我这个只会码字、不懂体育产业的小记者看来,把中网办成“第五大满贯赛”、让鸟巢成为中国队的固定主场、申办最近一届足球世青赛……才是中国体育产业走向世界的几大当务之急。 知己知彼,才能百战不殆,足球场内外、商场内外其实都如此。马云、王健林做出的都是最佳选择吗?但愿像当初怀疑他们错了的人那样,我这次也错了。